打人犯法吗,要怎么赔偿,打人致轻微伤怎么办,怎么判刑

打人犯法吗,要怎么赔偿,打人致轻微伤怎么办,怎么判刑

打人犯法吗

生活中因一些小摩擦而上升到打架斗殴事件的不在少数,更有存在故意去挑衅对方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恶劣行为。那在法律规定中打人犯法吗,要怎么赔偿,打人致轻微伤怎么办,怎么判刑?律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,供您查阅,希望可以帮助到您解决您的疑惑,也欢迎您直接来网站和律师进行沟通。

目录

故意打人犯法吗

故意打人要怎么赔偿

打人致轻微伤怎么办,怎么判刑

别人先动手打人我还手违法吗

1故意打人犯法吗 人人都享有身体权的,他人不得侵犯。如果行为人故意殴打他人的话,是侵害了他人的身体权的,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,要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。同时可以主张民事赔偿,那么,故意打人犯法吗?下面,华律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。

故意打人犯法吗

故意打人犯法。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规定殴打他人的,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。结伙殴打、伤害他人的;殴打、伤害残疾人、孕妇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;多次殴打、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、伤害多人的,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,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。

阅读全文

2故意打人要怎么赔偿 把别人打伤了的话,那么一般情况下都需要进行赔偿,如果伤势比较轻的话,一般建议私自处理就可以了,如果把别人打成了轻伤及其上的将会承担刑事责任。华律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
故意打人要怎么赔偿

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如下:

1、医疗费:

医疗费的赔偿数额,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。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、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,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。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,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。

2、护理费:

护理人员有收入的,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;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,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。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,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,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

阅读全文

3打人致轻微伤怎么办,怎么判刑 打架导致他人轻伤的情况下,并不是必然会构成故意伤害罪,那要是打人致轻微伤怎么办,怎么判刑?接下来由华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,欢迎大家阅读!

一、打人致人轻伤怎么办

被害人伤情达不到轻伤的,应当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。

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,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打人行为都是犯罪。

根据规定,如果被害人不追究打人致轻伤的责任的话,可以调解处理。

但不能调解时,就需要按照先前做出的伤情鉴定结果,并根据伤情鉴定结果作出处理。

阅读全文

4别人先动手打人我还手违法吗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有人一时意气用事,一言不合就动手打架,被打者不服气就会出手还击。打架很容易造成人身损害的,所以遇到他人言语攻击的时候要控制好自己的,那么别人先动手打人我还手违法吗?下面由华律网江西律师为读者进行解答,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。

一、别人先动手打人我还手违法吗

1、不违法,但是需要限度。

2、别人先到手打人的,息可以进行适当的自卫,合理的自卫是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,但如果自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
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

第二十条【正当防卫】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,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,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,属于正当防卫,不负刑事责任。

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

阅读全文

最近更新:2022-08-13

点赞

分享

举报

新浪微博

微信扫一扫

反馈

内容有误

未解决问题

法条过时

内容过时

排版错乱

其他错误

声明: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、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。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,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,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。

相关专题

抢劫罪从犯可以缓刑吗

事业单位人员判缓刑是否开除公...

判决撤销缓刑

撤销假释的程序

判缓刑可以出国吗

我有疑问咨询律师专业律师解答

诈骗判刑后能执行合法财产吗 2025-08-21

1. 诈骗判刑后,对于犯罪分子的合法财产,一般不会执行。

2. 法律明确区分犯罪分子的合法财产与违法所得财产。合法财产是其通过正当途径取得且受法律保护的部分。法院在判决时,只会对诈骗所得的赃款、赃物以及用于犯罪的工具等依法予以追缴、责令退赔或没收。

3. 比如,犯罪分子用合法收入购买的房产、车辆等,只要能证明来源合法,通常不会被执行用于偿还诈骗涉及的债务。这体现了法律对公民合法财产权益的保护,确保公民的基本生活和财产权利不受非法侵害,维护司法的公正和严肃性。[详情]

不予起诉会不会留案底 2025-08-21

1. 不予起诉通常不会留案底。

2. 案底一般指的是犯罪记录。不予起诉意味着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,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,从而决定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。

3. 不过,存在特殊情况。如果是酌定不起诉,即犯罪情节轻微,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,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。这种情况下,虽然程序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,但公安机关的相关记录可能仍存在。而法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,则不存在犯罪记录的问题,不会留下案底。[详情]

取保候审最长多少时间 2025-08-21

取保候审最长时间为12个月。

在司法实践中,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。

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,同时保障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的合法权益。在取保候审期间,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应当遵守相关规定,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、县,住址、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,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。如果违反规定,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,重新羁押。[详情]

有毒有害食品罪新规定 2025-08-21

1. 生产、销售有毒、有害食品罪有新变化。新规定对于认定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明确。比如,对“有毒、有害的非食品原料”范围界定更清晰,有助于准确判断犯罪行为。

2. 在入罪门槛上,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。如果生产、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、有害的非食品原料,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、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,会受到刑事处罚。

3. 处罚力度也可能有调整。情节较轻的可能有相应的量刑档次,情节严重的,如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罚会更加严厉,旨在更有力地打击此类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,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[详情]

相关创作